源瀚漢語網(www.9akm.cn)在線提供,使節的讀音是shǐjié,名詞,解釋是:①古時稱使臣所持的符節信物。見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》漢·鄭玄·注。②使者,常駐他國的外交官員,或派往國外辦理事務的代表。
使節
- 拼音
- shǐ jié
- 注音
- ㄕˇ ㄐㄧㄝˊ
- 詞性
- 名詞
- 繁體
- 使節
使節的意思
詞語解釋
使節
一國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代表;一國派往另一國辦事的代表。
例得任命大使、其他 *** 使節和領事。
英minister; diplomatic envoy;
古時指使者所持的符節。
英tally;
引證解釋
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諸侯時所持符信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》:“凡邦國之節:山國用虎節,土國用人節,澤國用龍節?!?br>鄭玄 注:“使節,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諸侯,行道所執之信也。”
宋?徐鉉 《南都遇前嘉魚劉令言游閩嶺作此與之》詩:“我持使節經 韶石,君作閒游過 武夷?!?/span>使者。亦用以稱派駐一方的官員。
引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》:“於是王乃令官奴入宮,作皇帝璽,丞相、御史、大將軍、軍吏、中二千石、都官令、丞印,及旁近郡太守、都尉印, 漢?使節法冠,欲如 伍被 計?!?br>唐?杜甫 《嚴中丞枉駕見過》詩:“川 合東西瞻使節,地分南北任流萍?!?br>宋?王安石 《張工部廟》詩:“使節紛紛下禁中,幾人曾到此城東?”
清?汪懋麟 《和孫屺瞻侍郎見懷原韻》詩:“吏民喧使節,湖海正秋天。”今特指一國常駐他國的外交官,或派往他國臨時辦理事務的代表。
國語辭典
使節
古時稱使臣所持的符節信物。見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》漢·鄭玄·注。
使者,常駐他國的外交官員,或派往國外辦理事務的代表。
引唐·杜甫〈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兼攜酒饌〉詩:「非關使節征求急,自識將軍禮數寬?!?/span>
例如:「使節" class=primary href=/cidian/ci-aa0e6c0d3>外交使節」。
*** 解釋
使節 (詞語概念)
使節,指古時稱使臣所持的符節信物;使者,常駐他國的外交官員,或派往國外辦理事務的代表。見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》:“凡邦國之節:山國用虎節,土國用人節,澤國用龍節?!?/p>
使節的字義分解
使
拼音 shǐ 部首 人 總筆畫 8使 [ shǐ ] 1. 用。 如 使用。使勁。使役。使力。使錢。 2. 派,差譴。 如 使喚。使命。使女。 3. 讓,令,叫。 如 迫使。 4. 假若。 如 假使。即使。 5. 奉命辦事的人。 如 使者。大使。公使。使館。 [更多解釋]
節
拼音 jié,jiē 部首 艸 總筆畫 5節 [ jié ] 1.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。 如 竹節。節外生枝。 2.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。 如 關節。兩節車廂。 3. 段落,事項。 如 節節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節目。 4. 中國歷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,每段開始的名稱。 如 節氣。節令。 5. 紀念日或慶祝宴樂的日子。 如 節日。 6. 禮度。 如 禮節。 7. 音調高低緩急的限度。 如 節奏。節拍。節律。 8. 操守。 如 節操。晚節。變節。高風亮節(高尚的品德和節操)。 9. 省減,限制。 如 節省。節制。開源節流。 10. 略去,簡略。 如 節選。節錄。 11. 古代出使外國所待的憑證。 如 符節。使節。 12. 姓。 節 [ jiē ] 1. 〔~骨眼兒〕喻關鍵的,能起決定性作用的環節或時機(“骨”讀輕聲)。 [更多解釋]
使節的分字組詞
- 使字組詞
- 節字組詞
近音詞、同音詞
- 世界
- 時節
- 師姐
- 視界
- 失節
- 詩節
- 士節
- 詩杰
- 拾芥
- 使介
- 釋解
- 石劫
使節的相關詞語
- 使用
- 即使
- 節目
- 使得
- 春節
- 環節
- 節約
- 情節
- 節日
- 大使
- 使命
- 調節
- 行使
- 季節
- 促使
- 致使
- 節能
- 使館
- 節奏
- 節水
- 細節
- 時節
- 節省
- 使勁
- 迫使
- 佳節
- 使者
- 特使
- 關節
- 使節
- 使節
- 過節
- 假使
- 天使
- 節制
- 驅使
- 公使
- 指使
- 脫節
- 小節
- 節儉
- 禮節
- 氣節
- 音節
- 倘使
- 使臣
- 章節
- 使然
- 縱使
- 使喚
- 節拍
- 信使
- 年節
- 好使
- 唆使
- 出使
- 差使
- 使團
- 密使
- 節油
【使節】的常見問題
使節的拼音是什么?使節怎么讀?
使節的拼音是:shǐ jié
點擊 圖標播放使節的發音。使節是什么意思?
使節的意思是:①.古時稱使臣所持的符節信物。見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》漢·鄭玄·注。②.使者,常駐他國的外交官員,或派往國外辦理事務的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