昃食宵衣是什么意思,昃食宵衣的解釋、出處及造句

由源瀚漢語網(www.9akm.cn)提供成語昃食宵衣的讀音、解釋、近義詞、反義詞、英語翻譯,成語昃食宵衣是什么意思、接龍、造句等詳細信息。

成語名稱:昃食宵衣

成語讀音:zè shí xiāo yī

成語解釋:入夜才吃晚飯,天不亮就穿衣起床。指勤于政務。

成語出處:南朝陳徐陵《陳文皇帝哀冊文》:“勤民聽政,昃食宵衣。”

成語造句:

近 義 詞:宵衣旰食

成語用法: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

情感色彩:中性成語

成語結構:聯合式成語

成語形式:ABCD式的成語

相關查詢:ABCD式的成語、并列式成語、帶食字的成語、帶衣字的成語、帶宵字的成語、帶昃字的成語

成語接龍:第二個字是食的成語、衣開頭的成語、衣結尾的成語、第三個字是宵的成語

昃食宵衣成語接龍:

  • 衣缽相傳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,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。比喻技術、學術的師徒相傳。
  • 衣不蔽體 蔽:遮。衣服破爛,連身子都遮蓋不住。形容生活貧苦。
  • 衣不解帶 解帶:解開衣帶,指脫衣。因事過度操勞,以致不能脫衣安睡。也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(多指對長輩)。
  • 衣裳之會 與“兵車之會”相對而言,指春秋時代諸國之間和好的會議。
  • 衣食不周 周:齊備。形容衣食缺乏,生活困窘。
  • 衣單食薄 衣裳單薄,食物很少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
昃食宵衣的意思是入夜才吃晚飯,天不亮就穿衣起床。指勤于政務。

.